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门户网站,国内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提供商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化 > 正文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实现及应用实践研究

2018-12-18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作者: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孙学峰
      摘要: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对石油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高其开采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以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为核心,探究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进而保证采油工程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实现;应用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在采油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一步优化采油工程管理体系,提高采油工程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并取得较为显著的管理效果。对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构建完善的采油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采油工程工作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为采油相关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包括钻井功能、完井功能、油水井功能、大修功能、压裂功能、节能功能、堵水功能、浅调剖功能、采油工程用户管理功能等,利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将自动生成的数据表格大量传输到系统数据库中,根据实际信息数据制定采油井位图,将采油信息形象呈现,辅助管理者进行相关决策,保证采油工程管理质量。同时企业可以利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对下属各个生产机构进行共同管理,操作更加便利,并节省不必要的档案管理,降低人力成本,进而提高采油工程管理的综合效率。
      1.2 MIS系统平台模式
      MIS系统平台存在两种运行模式。一是主机终端模式。主机终端模式以大型机为主导构建集中式网络处理中心,终端用户利用主机资源共享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用户只能利用一台终端进行主机访问,而主机采用分时轮流方式开展各个终端机的资源管理,做好各个用户终端的调度,进而实现采油工程进度管理、数据管理、设备管理以及文件管理等管理内容。这种运行模式使得软硬件维护管理可以同一时间开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倾向于对采油工程的集中管理,对用户数量存在一定限制。二是B/S和C/s混合模式。B/S与C/S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势和劣势,针对其运行特点,可以将两种模式进行有效结合,构建B/S和C/s混合模式,保留B/S模式中的分布性和维护性,同时结合C/S模式功能特点,符合软件平台与操作系统的性能要求。C/S模式可以自行积累与系统应用程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MIS系统平台运行成本,进而实现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
      2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组件通信关键技术
      2.1 COM技术
      在COM技术实际应用中,其COM对象主要指对象组件模型,为用户提供对象封装成的实体,其中主要涉及到对象状态与操作两方面,对象状态可以反映出对象实体存在,是区分各个对象的主要元素。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中,针对COM对象识别主要利用128位GUID实现,根据IP地址的差异性,识别IP地址产生源地,进而完成识别与标识。在COM接口设计方面,由于COM终端和对象主要利用COM接口进行通信,这就表明COM接口中要设置一组具有函数结构的数据系统,用户代码通过对组件对象的调用实现其功能。COM接口在实际应用中自行定义成员函数,并将成员函数组件对象所含信息展示出来,以完成用户组件对象服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COM针对用户与各个对象组件具有较为严格的分类,组件主要利用服务器呈现其功能,包含进程中服务器、远程服务器以及本地服务器,在用户创建管理程序的过程中,会通过进程中服务器实现DLL;当用户在同一系统中创建第二个组建时,要选择本地服务器;当用户在远程机器运行组件时,则选择远程服务器。
      2.2 DCOM技术
      DCOM技术是COM技术的拓展与完善,可以支持不同计算机对象相互通信,在原有COM分布计算的基础上,DCOM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不同网络节点上为COM组建工作运行提供操作基础结构,强化其分布处理能力,实现在不同网络中的多种通信协议,提高组建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本质而言,DCOM技术作为COM技术的延伸,可以在CO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组件、知识、工具等转移到系统分布计算中,这种计算可以解决网络协议中的细节问题,满足用户多样化管理需求。
      2.3 COM+技术
      COM+技术主要是COM组件、MTS以及MS等分布应用服务的综合,在原有COM、MTS的基础上增设了管理服务,并在内部运行机制上将COM与MTS等功能集为一体。在这一层面上看,CO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理念,将COM组件推送到应用层,使得COM组建不再是最底层的软件结构,利用操作系统的支持,将组建对象模型转移到系统应用层中,以实现COM功能升级。对此,COM+技术强调操作系统面向多个用户开发模块,即为服务管理与事件服务等。但是COM+技术内在组件结构依然遵循原有COM协议规范,在配合组件管理中又增加新的通信接口,将管理信息传送到注册系统中,更新注册系统即可提高系统服务功能。
      3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实践方式
      3.1 系统运行流程
      在采油工程管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其运行流程基本与上报流程相同,系统会根据管理人员的预先设定对报表进行录入与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到相关系统进行报表初审。若报表通过初步审核就会继续下一流程,若报表初审没有通过,则要对报表进行修改和整理,直到通过审核。在报表通过后,系统会自行对报表进行相关查询与使用,发挥出采油工程信息的实际功能,为采油工程的工作和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3.2 系统主要用户
      第一,局级用户。局级用户由普通用户和管理用户组成,对于普通用户,在实际操作使用中要对系统报表中的采油信息和数据进行查询与浏览,并借助系统传输功能提交到管理层面,以获得管理人员的审批,普通用户没有修改报表信息的权力。对于管理用户,在系统操作中需要对报表信息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管理工作,并授权给其他用户进行信息处理,是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中的最高管理者。第二,厂级用户。厂级用户主要有报表录入人员、审核人员、普通管理人员等,报表录入人员获得局级管理用户授权后,要开展录入与查询等管理工作;审核人员获得局级管理用户授权后,对报表人员的录入信息进行初步审核,操作范围仅限于本厂;普通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本厂采油信息管理工作,做好各个系统部门的协调,统筹本厂采油工作,以实现采油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
      3.3 系统安全性
      采油工程管理系统主要设置3个等级管理,系统管理人员与内外部用户,其中系统管理人员具有系统操作的最高权限,可根据实际采油工程进展进行系统设置或是创建报表等工作,内部用户获得管理人员权限后,可针对特点范围内进行相关系统操作,而外部用户只可进行数据读取,无任何管理权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系统设置登录服务、系统身份认证以及登录数据库系统等3个安全环节,管理人员只有通过三个安全系统才可以进入系统主菜单中进行相关管理操作,系统会根据登入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进而保证系统安全性,保证其管理功能。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研究,从采油工程管理系统总体设计、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组件通信关键技术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采油工程管理系统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性,进而实现采油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石油企业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荣.采油工程生产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本文于2017年发表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工程项目管理界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MORE>

会议活动

MORE>

公开课

MORE>

项目管理信息化

Copyright © 2021 工程项目管理界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2359号-6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7488822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pmta.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工程项目管理界——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门户网站,隶属卓橡公司

工程项目管理界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