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BIM技术尚未普及应用的原因,阐述BIM技术应用发展的痛点,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建筑师负责制的必要性及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分析可发现,如果将BIM作为一项协同技术,通过建筑师负责制明确主体责任,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提供组织保障,将有助于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
【关楗词】BIM;建筑师负责制;EPC工程总承包;协同设计;协同管理
1BIM技术推广应用进入瓶颈期
自BIM技术引入国内后得到高度重视。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持续升温,也有观点认为“谁掌握了BIM,谁就掌握了未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将BIM列为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BIM技朮的企业和项目逐渐增多,以中国图学学会的全国性BIM大赛“龙图杯”为例,近年来参赛作品数量都在数千件以上,并以成倍趋势增加。另外,BIM行业交流大会也层出不穷,企业、协会纷纷组织相关培训及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了BIM技术在行业内的发展。
近年来在房屋建设行业,BIM技术已得到长足发展。BIM建模、管线综合、碰撞检侧、4D模拟、BIM5D应用已逐渐成为项目运用BIM技术的标配,BIM在未来建设行业的发展趋势毋庸置疑。但在普遍的生产领域,BIM的多专业、多领域协同应用却一直不温不火。
BIM设计应用至今未能在设计阶段普及,全国范围内,真正从方案阶段到施工图设计阶段全程釆用BIM技术迸行全专业设计的项目屈指可数。即便是知名设计企业,BIM实践也大多止步于BIM中心或个别项目。BIM施工应用,除一些标杆性项目,大多数项目全专业、全员协同明显不足。BIM运维更是处在体验阶段。
BIM之所以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状,裉据多年BIM项目应用和推广经验,主要存在以下客观和主观方面原因。
1)客观方面 BIM软件目前尚无法完全取代CAD软件。主要是因为与CAD软件相比,BIM软件仍存在若干缺陷,如出图表达、插件资源不足等。带来的客观影响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运用CAD进行设计和制图。一旦CAD与BIM软件并存,就存在既要迸行CAD二维制图,又要进行BIM三维制图,造成一定的重复工作,直接导致BIM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基于这祥的成本投入,如果仅迸行管线综合、碰撞检查或其他单项应用,则项目成本与效益将不成正比,并且较大程度上阻碍了BIM技术普及应用的积扱性。
2)主观方面 BIM技术应用存在主体责任不明确的弊端。理想的应用环境是:各专业技朮人员均提供本专业、本领域的BIM成果文件,进行完整项目的全专业、全过程、全生命期的综合协同应用,其费效比最高。但实际上,在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工作细分很严重,缺乏统一的责任主体。在大多数项目上,一旦出现综合性设计技术和建设管理诉求时,无法提供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迸而又制约了BIM提高费效比,阻碍项目中迸行多专业、多阶段协同应用的积极性。
如常见的BIM管线综合应用,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BIM管线综合,无)去兼顾装修阶段的空间需求。因为施工图设计单位大多与装修设计单位为平行单位,缺乏有效约束力或经济上主动对装修设计单位进行约束的积极性。在装修设计阶段,因为经济或参与阶段等因素影响,装修设计人员难以对前期施工图设计单位进行有效干预,也可能无法对后续家具陈设迸行有效控制,导致一定的二次拆改。其核心原因在于缺乏项目从始至终提供技术服务和保障的专业技术岗位或负责人。而BIM—旦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尤其作为不在建设行业管理序列的BIM咨询单位或BIM技术人员,其作用和身份就十分尴尬。
2建筑师负责制因需而生
建筑师责任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根据经济和技术环境的不同,大致分为3个阶段。
1)手工业时代 手工业时代以手工画图为主(见图1),在手工业时代,建筑师不仅是设计师,还是建造工程师、成本工程师及采供工程师,负责项目的整体交付,属于典型的建筑师负责制。
2)工业文明时代 进人工业文明后,建筑产业规模急剧增加,虽然经历了图板(见图2)、CAD计算机辅助制图的不同发展,但均属于同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专业钿分是主流,专业越来越明晰,专业技能越来越娴熟,专业协同的标准和机制愈加健全。大多数建筑师更多的角色是建筑专业设计师。
3)互联网时代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基于工业文明积累与专业技术沉淀,创新创意成为主流。建筑物越来越复杂(见图3),建筑体量越来越大,建筑的错漏碰缺、签证变更逐年增加,传统的协同标准和体系逐渐无)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这祥的背景下,做好各专业、各专项之间的统筹,积极应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层出不穷,是项目建设和管控的主要诉求,时代需要基于初始创意的全过程设计品质服务。建设单位为提高设计管理水平,提升设计统筹能力,曾尝试过设计监理、设计管理等管理模式,直至2017年4月,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完善庄册建筑师制度,探索在民用建筑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并于同年12月发布《关于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征求意见函。所以建筑师负责制是行业发展的需求和诉求,通过建筑师负责制的执行和引导,将建筑专业设计师与建筑师逐渐区分,有助于提升建筑师的价值,同时也帮助建设方实现项目建设的有效管控。但也应清晰地看到,建筑师负责制虽然解决了政府和建设方的主体责任问题,但建筑师责任边界有待明确,建筑师风险显著增加。如何有效防范建筑师职业风险和提升建筑师管控效率,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及良好的组织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3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核心是协同与管理提升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工程总承包是指受业主委托,投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迸度进行全面负责(见图4)。
EPC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工程承包模式,国内在1984年开始规划,于2016,2017年形成政策井喷,全国多个省市纷纷颁布相应的推广制度和管理办)去。采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EPC工程总承包管理体系,由于设计、施工、采购责任归于总承包单位,业主规避了变更风险,能够实现“过程管理,让业主省力;风险管控,让业主省心;建设周期,让业主省时;工程造价,让业主省钱”的建设成效。
与业主方釆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减少风险相对应的是,EPC工程总承包单位几乎承担了业主方转移出来的所有风险。在若干风险中,相对占比较大且相对可能控制的风险主要有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设计端。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后,所有图纸错漏碰缺及图纸与现场不相符均由EPC工程总承包企业承担。同时,与项目总合同额相比,设计费占比较低,但行业数据表明,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影响在70%左右,影响力十分显著。所以做好EPC工程总承包的设计管控是EPC工程总承包成败的关键,也是重中之重。
2)管理风险 EPC工程总承包部分代替了传统的业主职能,直接管理若干专业分包单位,管理工作量巨大,管理风险十分明显。如何通过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手段迸行项目的有效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内耗,提高行业竞争力,是EPC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管控重点。
4最佳组合
通过上述分析可发现,BIM、建筑师负责制、EPC工程总承包各有特点,优势明显,但又分别存在风险。
BIM是工具、协同平台和手段,也可理解为协同思维,具有信息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直观可视性、协调性、模拟性等显著优势和特点,但BIM应用主体对BIM提出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及把控基于BIM的项目总体策划,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而建筑师负责制明确了建筑师是项目的责任主体,由建筑师对项目全权负责,但如何保障建筑师指令的畅通,实现建筑师责任、义务和权利,包括回报的对等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EPC工程总承包具有凊晰的合同责任,但如何有效执行和防范风险,需强有力的设计协同能力控制技术风险及强有力的管理工具控制管理风险。
项目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这是市场存在显著的BIM、建筑师负责制、EPC工程总承包的需求所在,但也是实际无法顺畅推行的原因。
如果把三者迸行有机结合,由建筑师负责制作为灵魂,利用BIM技术迸行协同设计,对项目总体设计技术负责;由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为建筑师提供管理的组织保障和经济回报,运用BIM技术提升项目风险管控能力,减少项目风险,无疑是项目建设管理的最佳组合形式(见图5)。
5建议与思考
BIM技术、建筑师负责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结合应用无疑是项目建设管理的最佳组合形式。但此3方面都是行业的创新尝试,与传统模式相比,社会认知度、制度积累、人才积累、行业习惯均不充分,在具体组合实践过程中还需迸一步摸索。
作者介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向敏 天津大港油田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设计院公司 许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