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以下简称承包商会)和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于6月7-8日在澳门举办。期间,承包商会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联合发布了《“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让发展可及》(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基于两家机构联合开展的同名课题研究,在过去两年里,联合课题组调研了9个“一带一路”沿线及域外国家,与80多家中外企业、20余家国际机构和智库机构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近20个。国际领先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公司支持了该课题研究。承包商会会长房秋晨,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研究一部主任俞建拖,卡特彼勒公司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出席发布仪式,承包商会张湘秘书长主持活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每日财经报道、国际商报等十余家媒体参加。
发布仪式现场
《白皮书》执笔人俞建拖主任代表课题组介绍了《白皮书》主要内容。他谈到,《白皮书》阐述了对世界转型、中国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一带一路”倡议以发展为导向,立足于沿线各国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全球的历史性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合作蓬勃开展,成果超出预期,充分显示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有必要性,也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原则在基础设施合作得到了充分体现,以蒙内铁路、各境外工业园项目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为东道国及第三国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白皮书》分析了沿线各国基础设施竞争力情况,在56个有数据的经济体中,过去6年里有25个经济体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呈持续上升或止跌回升状态,有15个经济基础设施竞争力保持了稳定。数据显示,中国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在全球居于高竞争力集团,在交通领域优势尤其明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总指数达到近10年来的峰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此外,《白皮书》还分析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东道国难以形成稳定的政策和坚定的行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支持投资、管理和运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能力均有不足;国际发展合作体系难以动员足够的资源支持发展中国家更广泛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投资者行为仍需提升系统化和专业化水平等。《白皮书》建议,为使“一带一路”基建合作行稳致远,各方既要有历史理性,也要有历史耐性。中国与各国需要加强战略沟通,立足自身国情寻找合作的落脚点,政府、企业和社会部门需要加强协同,对合作项目开展可靠的影响评估,创新合作的机制,完善投融资模式,扩大利益共同体。
《 “一带一路” 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白皮书:让发展可及》
俞建拖主任表示,基金会以“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为宗旨,十分重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白皮书》是对过去几年来基金会与承包商会相关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未来基金会还将与各方合作,设立专项研究基金,对沿线基础设施项目开展影响评估和案例研究,并积极探索在沿线国家开展软性基础设施合作,为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做出新的贡献。
承包商会房秋晨会长在发言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核心内涵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拓展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不仅有助于推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也将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作为对外经济合作行业的全国性组织,承包商会将立足自身职能,积极拓展与国内外各方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的落实推广,为中外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陈其华董事长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沿线各国基础建设的互联互通,促进新一轮经济繁荣。卡特彼勒公司具有丰富的全球化运营经验和完善的全球化运营体系,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者,也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更是“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坚实合作伙伴。他表示,卡特彼勒公司非常愿意与沿线项目合作伙伴共同分享全球化的业务模式、管理理念以及在企业文化创新、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经验,致力于为国际大型承包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化产品和方案,为“一带一路”项目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产品支持和技术保障。
几位嘉宾还与到场媒体进行了问答交流。